以血常规指标的变化评估产后出血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震宇[1] 蒋艺莎 金珈汐 仲莞 李巨[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辽宁沈阳110003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18年第7期1480-1483,共4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基  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4225005)

摘  要:目的根据分娩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变化估算产后出血量,并与目测法相比,评价产后出血量估计的准确性,了解产后出血的真实发生情况,并对现有的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进行评价,为产后出血标准的重新界定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于该院日间分娩的汉族产妇1 318例,入院后于分娩前及胎儿娩出24 h测定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采用目测法、血红蛋白计算法、红细胞比容计算法估算产后出血量,其中血红蛋白计算法按产后血红蛋白每下降10 g/L出血量为400 ml计算24 h产后出血量,红细胞比容法按公式计算:出血量=0.75×[身高(英寸)×50+体质量(磅)×25]×(产前红细胞比容-产后红细胞比容)/产前红细胞比容。结果 1 318例产妇中阴道分娩295例,剖宫产1 023例。按3种不同方法估算产后出血量,其中目测法最少,为(250.3±111.3)ml,血红蛋白法为(321.0±121.4)ml,红细胞比容法最高,为(381.0±19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采取何种方法估算,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均高于剖宫产分娩(P<0.01)。目测法产后出血发生率仅为3.5%,血红蛋白估算法所得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2%,红细胞比容法估算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5%,均明显高于目测法(均P<0.001);无论采用血红蛋白法还是红细胞比容法,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剖宫产分娩(P<0.05)。结论以红细胞比容法所计算的产后出血量为衡量标准,证实目测法估计产后出血量误差很大,往往会低估,为提高准确性,可联合应用多种方法估算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实际发生率要远高于临床诊断中产后出血发生率。是否有必要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制定不同的产后出血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商榷,产后出血的定义和诊断应有更为科学的标准。

关 键 词:产后出血 血红蛋白 红细胞比容 

分 类 号:R714.461[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