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Soudelor(2015)登陆前后局地强降水的动力过程分析  被引量:2

Dynamics of local extreme rainfall of super typhoon Soudelor(2015) in East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劲松 滕代高 张福青 周玲丽 罗玲 翁永辉 张云济 

机构地区:[1]浙江省气象台,杭州310017 [2]Department of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and Center for Advanced Data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Techniques,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第4期487-509,共23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华东区域基金项目(编号:QYHZ201404);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项目(编号:2013C33037);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重点项目(编号:2017C03035)资助;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LY18D050001);美国海军研究局ONR项目(编号:N000140910526)

摘  要:基于中尺度站点观测、雷达图像、卫星红外云图和NCEP全球业务分析数据资料,详细分析了2015年13号台风Soudelor在华东地区尤其在浙江省沿海产生局地灾害性强降水的分布、强度、触发因子及相应的动力过程.这次台风降水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台风北侧外围环流偏东风分量与浙江沿海地形相互作用而产生;第二阶段的降水强度最强,累积降水最大,是台风内区主体环流与局地地形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阶段是由于台风内区减弱,主要降水云带在台风东北侧发展而形成;第四阶段由于台风环流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使得降水云带"北跳"至江苏省中东部,引起浙江省内的降水迅速减弱.定量计算表明,"地形效应"对局地台风降水增幅起确定性作用,其在台风总体降水中占比达50%左右.台风登陆后结构变化引起水汽输送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台风局地降水云带发展的非对称分布,是造成台风强降水空间非对称分布的主要因子.对此个例分析表明,影响中国沿海灾害性强降水不仅与台风强度、结构及外围云带紧密相关,其降水强度会因为台风与沿海地形的复杂相互作用而增加,而其影响时间会因为由大尺度环流引导的弧线路径而延长.此次台风强降水过程的物理及动力分析可以用于指导对未来台风降水灾害的理解、预报及预防,尤其有益于由登陆台风与沿海地形相互作用引起的闪雨、山洪、泥石流及洪涝灾害的预报预警.

关 键 词:台风外围环流 台风主体降水 地形作用 螺旋云带扩展 

分 类 号:P461.2[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