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成因石油类型的化学统计识别法——综合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碳同位素组成和化学统计分析,可以深入地认识烃源岩有机相差异导致的石油组成差异——以加利福尼亚洛杉矶盆地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Kenneth E. Peters 

机构地区:[1]斯伦贝谢石油公司

出  处:《世界石油工业》2018年第1期62-68,共7页World Petroleum Industry

摘  要:洛杉矶盆地是全球最富含油气的盆地之一。对该盆地111个未降解或轻微生物降解的原油样品进行化学分析,采用24个不受热成熟和生物降解作用影响的示源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稳定碳同位素参数,识别出6个不同成因的中新世油族、12个油组。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来自中新世海相烃源岩;油族1和油族2主要分布在NIFZ东部,其烃源岩分布于中央凹陷内,属于近源聚集,形成于次氧化环境;油族5~6分布在NIFZ的西部,其烃源岩分布在较远的地方,形成于强还原环境。通过聚类分析和主因素分析,对样品成因归类进行准确判断,并建立化学统计决策树,其判断出的油组分布与实际地理结果一致。

关 键 词:洛杉矶盆地 原油样品 成因 油族 油组 化学统计决策树 

分 类 号: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