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游晓光
机构地区:[1]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103-109,共7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摘 要:早期中国电影在1930年代达到了较为成熟完善的状态,但这种成就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逻辑。在此前主流的中国电影史书写中,1920年代中后期的"古装片与武侠神怪片浪潮",与1930年代初期的"国片复兴运动"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通过对1920年代中后期两个电影文化现象——"新英雄主义影剧"与两位美国影星在中国受到热捧——的考察,弥合早期电影史叙述中存在的裂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