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验认识论”到“话语事件”——福柯话语理论对康德先验人类学的批判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牛宏宝[1] 舒志锋[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  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04-110,共7页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世纪末以来西方隐喻理论视域转换与问题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3AZX02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福柯话语理论的意图不在于揭示语言的普遍结构,也不仅是凸显陈述"事件性"的方法,而有着更为深层的哲学批判意图。这一意图与康德哲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康德哲学的先验性以及主体性的特点,使整个关于现代的思考奠基于先验人类学之上,并使关于启蒙的理解陷入了"认知的历史模式之合法性研究"这一分析程序中。在福柯的文学时期及《词与物》中,他通过文学的僭越与死亡经验来裸露现代认识构型中"人—主体"的"非思—外部"基础。而在《知识考古学》中,拆解先验人类学框架的指向得到进一步的指明,并在方法论层面进行了总结。在这一文本中,福柯构建了一个话语分析的拓扑学模式,立足于话语的事件与历史性质而对其规律性进行了描绘,由此总结出话语的实证性类型。福柯将这一话语分析方法挪移至关于"批判"与"启蒙"的分析中,将康德先验人类学的批判贯彻到启蒙与现代性的思考中。这对我们重新思考康德先验人类学视野的美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福柯 僭越 事件 话语 先验人类学 

分 类 号:B089[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