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日本学者对中国古代绘画传统的再发现  被引量:4

Japanese Scholars Re-find Chinese Ancient Painting Tradition in early 20^(th) Centu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谈晟广[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出  处:《美术观察》2018年第5期103-111,共9页Art Observation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与研究"--批准号:14JZD039;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课题"美国的中国艺术史‘普林斯顿学派’研究"--批准号:XTCX150614的成果

摘  要:常言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溯和评述任何文化现象,都需要以一种历史的全局观、开明的借鉴观来探究细节。本期[史学]栏目的作者恰有这种“抽丝剥茧”的功夫开展研究。《20世纪初日本学者对中国古代绘画传统的再发现》一文,着眼于晚清民国的历史时局和文化影响观,从20世纪初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艺术调查、结交中国文藏界人士等细节出发,以丰富的史料勾勒出以日本关西地区的内藤湖南、长尾雨山,关东地区的泷精一、大村西崖为代表的日本学界重新认识中国画传统和文人画价值的过程,以及与中国国内学者之间的互动。龟兹壁画包含了数量众多的佛教本生、因缘和佛传故事,然而大量壁画主题迄今无法识别或存在分歧。《试论克孜尔石窟“裸女闻法”图像三种》一文·哈是注意到这类壁画常常有绘制世尊为上身袒露女子说法的题材,图式相似也存在差别。作者根据这些图像不同的叙事特征,分别以“耶输陀罗迎佛”、“罨没罗女献苑”和“绀容王后殉道”对这三种图式加以释读。[理论]栏目《简论碑派章草的发展与演进》一文,简要梳理了清代中后期以来,在碑学兴盛的背景下推动形成和发展碑派章草的关键人物,以及他们各自鲜明的书风体貌。作者认为从其演进的道路来说,沈曾植是章草书法史的拓荒者,对后世名家影响重大:一条是今草与章草的融合。典型代表是王世镗,总体风格厚重而不失流丽;另一条是章草与篆书和隶书的结合,崇尚高古,代表人物是郑诵先和王蘧常,总体风格偏于浑穆高古。

关 键 词:中国古代绘画 日本学者 20世纪 传统 文化现象 总体风格 克孜尔石窟 清代中后期 

分 类 号:J209.2[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