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建忠[1,2]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2]中国红楼梦学会
出 处:《明清小说研究》2018年第2期24-36,共13页Journal of Ming-Qing Fiction Studies
基 金: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红学流派批评史论”(项目编号:13BZW035)前期成果;2012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红学流派批评史略”(项目编号:TJZW12-017)前期成果
摘 要:《红楼梦》主体故事是在大观园内发生的,历来研究者对大观园都很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红学中一道重要课题。近年来叙事学中新兴的"庭院叙事"模式,又以新的学术话语将大观园的课题重新激活。概括而言,主要分为两种研究思路。一种是根据《红楼梦》中薛宝钗那句诗"芳园筑向帝城西"去寻觅大观园的"原型",另一种则认为大观园是"空中楼阁、纸上园林",根本就不可能在人间找到具体"遗址"。两种思路关涉到红学理念冲突及当代《红楼梦》研究格局的走向问题。通过研究大观园的创作构思,还可以探索曹雪芹的价值关怀和人生诉求,这对深入理解《红楼梦》的创作主旨无疑是有益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