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蒙古33个典型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思考  被引量:5

Reflections on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33 Typical Animal Husbandry Towns in Inner Mongoli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苗静 盖志毅[1] 

机构地区:[1]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2]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出  处:《内蒙古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182-188,共7页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牧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内蒙古为例"(编号:NJSY129);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内蒙古草原生态功能区产业生态化实现路径研究"(编号:15B16)

摘  要:学界普遍将"配第—克拉克定理"作为产业结构演进的普适性规律。纵观近70年内蒙古33个典型牧业旗(市)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其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相吻合。当前的"二三一"产业结构虽然快速地带动了牧区的经济发展,但在促进牧民增收和就业方面收效甚微,而且还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草原的生态功能和草原生态经济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无可替代性,这才是牧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鉴于内蒙古牧区的特殊性,产业结构演进更适用"斯密—李嘉图定理",而不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应该从"二三一"模式调整为"三一二"模式。

关 键 词:内蒙古 牧业旗县 产业结构演进 配第-克拉克定理 斯密-李嘉图定理 

分 类 号:F121.3[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