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设的理论与现实的困扰——所谓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之辨析  

Imaginary Theory and Practical Perplexity——On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o-Colled Marx's “Civil Society Theo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志林 蒋邦芹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出  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7-11,共5页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恩格斯经济思想再研究"(16BJL004)

摘  要:在马克思理论的发展逻辑中,年轻的马克思为了解决自己的"苦恼",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实现了对黑格尔理论的超越,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而开创了哲学理论的新纪元。虽然在马克思这一时期的著述中也曾经使用过"市民社会"这一概念,但是,我们并不能理所当然地得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存在的结论。对此,沿着马克思理论的历史逻辑发展线索,着重从马克思为何以黑格尔法哲学及其"市民社会理论"为对象,展开理论批判的进程;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以及所谓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给现代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带来的困扰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 键 词:黑格尔 市民社会理论 马克思 唯物史观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