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对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传导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海[1] 姜宜成[1] 史亚非[1] 张喜文[1] 

机构地区:[1]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淮安223001

出  处:《山东医药》2018年第17期64-66,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对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预激综合征患者120例,根据旁路定位以及传导特性分为4组:A型显性(有前传导功能的左侧旁路)组36例,B型显性(有前传导功能的右侧旁路)组36例,A型隐匿性(无前传导仅有逆传导功能的左侧旁路)组19例,B型隐匿性(无前传导仅有逆传导功能的右侧旁路)组29例,另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比较各组消融前、后及半年随访后的心电图参数。结果消融术前各组的PR间期以及QRS间期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比较发现,A型显性组、B型显性组的PR间期低于其他三组(P均<0.05),A型显性组、B型显性组的QTS间期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但PR间期、QRS间期在A型显性、B型显性这两组之间及A型隐匿性、B型隐匿性、对照这三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消融术后各组PR间期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比较发现A型隐匿性、B型隐匿性与对照这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A型显性组高于前三组(P均<0.05),B型显性组高于前四组(P均<0.05)。随访半年各组在PR间期、QRS间期、QTc间期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将A、B显性组的消融术前、术后、随访半年的心电图进行自身对比发现,两组均为消融术后的PR间期最长,消融术前的PR间期最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R间期(消融术后PR间期-消融术前PR间期)与△QRS间期(消融术前QRS间期-消融术后QRS间期)呈正相关(r=0.734,P<0.05)。结论显性预激时,窦性激动经房室旁路快速下传导可引起房室结传导功能下降,这种影响与旁路定位有关,并且传导功能下降的房室结随着旁路消失可逐步恢复正常。

关 键 词:预激综合征 房室旁路 射频消融 

分 类 号:R541.7[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