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患者胃Hp感染情况及根除Hp治疗对尿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常玲玲[1] 张晓速[1] 陈学勋[2] 武文斌[1] 

机构地区:[1]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2]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  处:《山东医药》2018年第14期42-44,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2013ZDZK-125)

摘  要:目的探讨膜性肾病(MN)患者中胃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及根除Hp治疗对伴Hp感染的MN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肾活检术确诊的MN患者86例作为肾病组,健康体检者8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Hp感染情况,并将伴有Hp感染的58例M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未治疗组30例。对治疗组、未治疗组均给予抗凝、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一般性MN治疗,治疗组采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联合方案给予根除Hp治疗,非治疗组不给予根除Hp治疗。治疗组行根除Hp治疗6周后,行14C-UBT检查复查Hp转阴情况,计算根除治疗后的Hp阳性率。治疗组、未治疗组患者于研究开始时及6周后,留取24 h尿液,测算并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尿总蛋白/肌酐比值(P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并对治疗组Hp转阴与未转阴者治疗后尿蛋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肾病组Hp阳性58例、正常对照组Hp阳性44例,Hp阳性率分别为67.44%(58/86)、51.16%(44/86),肾病组Hp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Hp转阴21例、非治疗组Hp转阴0例,治疗组治疗后Hp阳性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非治疗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 UTP、PCR、ACR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治疗组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24 h UTP、PCR、ACR均增加(P均<0.05)。治疗组Hp转阴者24 h UTP、PCR、ACR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均<0.05),Hp未转阴者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24 h UTP、PCR、A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N患者中有较高的Hp阳性率,对伴有Hp感染的MN患者采用根除Hp治疗可减少蛋白尿、延缓MN进展。

关 键 词:幽门螺杆菌 膜性肾病 尿蛋白 抗HP感染 

分 类 号:R692.9[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R573.3[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