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囊袋切口缝合方式对比研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业 顾翔 孙磊 陈福坤 张薏 鲍正宇 沈建华 李红校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 [2]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  处:《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4期518-520,555,共4页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临床医学专项基金(BL2013022)

摘  要: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中2种不同切口缝合方法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月于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首次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的822例患者,按拟行切口缝合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A组412例采用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拉合法:包括单腔起搏器86例,双腔起搏器268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19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除颤器(CRT/D)39例;B组410例,使用连续皮内缝合,包括单腔起搏器82例,双腔起搏器271例,ICD 22例,CRT/D35例。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伴随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及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缝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3.6±1.5)min vs.(5.1±1.8)min,P<0.001];A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5.16±0.56)d vs.(6.18±0.39)d,P<0.001)];A组术后囊袋压迫时间明显短于B组[(6.5±1.8)h vs.(8.7±2.0)h,P<0.001)];所有患者术后共有31例囊袋血肿,A组明显少于B组(2.42%vs.5.12%,P<0.05);所有患者均Ⅰ期甲级愈合,55例患者切口瘢痕较大,A组明显少于B组(4.37%vs.9.02%,P<0.05)。结论:采用皮肤表面缝合器拉合法明显缩短切口缝合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囊袋血肿和切口瘢痕的发生率,适合临床上推广。

关 键 词:皮肤缝合器 起搏器 切口愈合 住院时间 

分 类 号:R541.7[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