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18年第5期192-195,共4页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关于中国民族声乐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研究"(项目编号:13YJA760054)的阶段成果
摘 要:源于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润腔,自其产生之始就与韵味一直相互联系着。润腔是我国戏曲及民歌中经常使用的词,所谓"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说的就是润腔。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及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润腔技法。学界众多学者更是对润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甚至有的学者将润腔直接称之为"韵味",可见润腔技法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性。关于润腔技法的分类,韩勋国、许讲真、董维松、黄丽芬四位学者对此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论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