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齐齐哈尔大学哲法学院 [2]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教研部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99-204,共6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工程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社会建设思想研究"子项目(16ZZD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村落的价值及其发展研究"(13CSH06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如欲使得新时代乡村治理取得切实成效,并使学界的相关讨论更为聚焦且形成新的知识增量,就须立基中国乡村的民情民意民生与传统治理资源,构建一个贴近实际且具操作性的逻辑框架。在这一框架中,首先,应树立与民服务的合作治理之理念,它不仅是共建共治共享的逻辑延伸,而且更能体现公平、多元、参与和服务的意蕴,故可从实践上更好地推进为民服务。其次,从夯实村民自治基础、提升基层法治水平和重塑社区德治环境三个维度,探讨了乡村治理体系"三治合一"的必要性,进而使之彼此借力、有机互动,达至合力作用的发挥。最后,从国家、社会与个人层面分析了应如何做到既各司其职、又彼此联动,这为乡村治理的机制完善与路径优化提供了政策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