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顺元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出 处:《理论月刊》2018年第5期16-21,共6页Theory Monthl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珠江-西江经济带绿色走廊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16BZX03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伯克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16M590848);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项目"马克思生态观对生态经济学的重要贡献:伯克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XT2017016);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珠江流域中上游生态补偿理论研究:基于广西段的实证调查"(KY2015ZD020)
摘 要:伯克特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及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理论范式能够从社会的角度很好地分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而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的可行途径。那些指责马克思没有将价值直接赋予自然的生态批评者,混淆了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这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直接赋予自然价值,不仅无助于解决资本主义的生态问题,而且还会将生态问题导向虚无,出现不能自洽的逻辑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生态批评者,以及通过人为割裂价值的物质性和社会性来对马克思进行生态批判的人,都犯有类似的不能自圆其说的逻辑错误。总之,马克思的自然价值论是深刻、可行、优越的,对当今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 键 词:马克思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价值论 伯克特 生态文明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