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99-109,共11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城市通史编纂"(12AZD083)阶段成果
摘 要:清代黄河沿河城市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清前期,黄河城市因战争等因素遭到严重破坏,发展水平低下;清中期,黄河城市经济得到较好的恢复,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城市手工业、商业出现繁荣,但横向与长江水系城市相比,黄河城市的发展仍然较慢,有影响力的大中城市数量较少;清后期黄河沿河城市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动,特别是黄河下游的改道直接导致沿河城市发生较大变化,而当19世纪中叶以后长江城市出现较大发展时,黄河沿河城市除个别城市有所发展变化外,大多数城市仍然在传统轨道上运转,整体上呈现衰落态势。造成清代黄河沿河城市兴衰沉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局的相对稳定、人口的增加、商贸繁荣是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但黄河善溢、善决、善徙及通航条件有限、自然灾害频发、战争破坏、经济滞后、交通落后及沿岸人们思想观念相对比较保守等,则对黄河沿河城市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