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广东广州510080 [2]湘南学院 [3]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 处:《中国伤残医学》2018年第10期98-10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摘 要:全球每年每100 万人次中有10 ~80 人发生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SCI) [1] ,而遭受这种损伤的病人平均年龄在33岁,其中约有1/3的脊髓损伤患者属于四肢瘫[2]. 对于四肢瘫病人来说,手功能对其日常生活活动的独立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3]. 相对于膀胱、肠道、甚至性功能的恢复来说,大多数四肢瘫患者更倾向于手功能的恢复[4]. 手臂和手功能的损害可以巨大地降低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这使得他们不得不依赖照顾者来维持日常的生活需要[5]. 四肢瘫患者的治疗分为3个阶段:急性期阶段,亚急性期阶段和功能重建阶段[6]. 当四肢瘫患者没有更进一步的神经损伤方面的恢复或功能方面的改善,代偿性功能重建的干预方法可考虑适用于符合重建条件的患者来改善他们的上肢功能和技巧[7].代偿性功能重建主要以手术等有创干预手段为主,包括:肌腱转位、神经移植以及功能性电刺激(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等[8].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3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