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澍[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100037
出 处:《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8年第2期93-9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摘 要:心脏起搏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功能障碍患者的有效手段.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心脏病专家们发现,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使心室激动失同步,继而引起心室机械活动失同步,从而导致远期预后不良.诸多研究对起搏其他位点(如室间隔和右心室流出道)以代替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进行了探索,但未得到肯定结论.起搏左、右心室(房室顺序性双心室同步化起搏)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始于21世纪初期,其临床获益已经在伴有心室失同步的特定患者人群中得到了证实.然而,对窄QRS波(〈120 ms)的患者进行双心室起搏并未见到明显的临床获益,而在另一方面, CRT无应答的发生率仍然高达20%~30%.因此,生理性起搏的研究脚步从未停止过.
关 键 词:希氏束起搏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心脏再同步治疗 双心室起搏 临床实践 传导功能障碍 右心室流出道 心脏起搏
分 类 号:R541.7[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