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先辉[1,2]
机构地区:[1]河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2]洛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河南洛阳471003
出 处:《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12-15,共4页Journal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
摘 要:为保护环境、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行为,最高司法机关在2006年、2013年、2016年先后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以弥补现行法律存在的漏洞与缺陷,增强刑法适用的可操作性。2016年出台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环境犯罪的认定具体化、有毒物质管制严格化、提供虚假环境证明与修改环境质量监测系统数据等入刑明确化。在这些内容的背后,体现了立法理念上人类中心主义的弱化、保护法益上生态法益的纳入、罪过形式上过错推定原则的考量。应在理论上重视研究环境污染犯罪构成要件,以便指导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侦查、起诉与审判,促进司法机关准确适用法律。
分 类 号:D912.6[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