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伦支海地区的构造地层及其对含油气系统的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E. Henriksen A. E. Ryseth G. B. Larssen 吴峧岐(翻译)[2] 鞠东(校对) 万玲(校对) 范广慧(校对) 

机构地区:[1]不详 [2]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所

出  处:《海洋地质》2017年第F12期128-170,共43页

摘  要:对大巴伦支海地区的古地理和构造地层学研究表明,晚古生代至古近纪时期的储层和烃源岩分布与3期构造事件有关。首先,古生代加里东造山运动导致研究区西部隆升,接着沉积物向东前积分布,穿过陆架,直到东面的碳酸盐台地沉积;其次,晚古生代至中生代的乌拉尔造山运动导致东面隆升,并使碎屑沉积广泛分布和沉积物分布模式的反转;第三,晚中生代至新生代西巴伦支海地区的主隆升作用和地壳破裂主导了现今的盆地格局。储层由晚古生代碳酸盐和海绵骨针,中生代陆相、海相砂岩和古近纪深水砂岩组成。烃源岩的时代范围从志留纪到早白垩世,由来源于晚古生代、三叠纪和晚侏罗世源岩的3组石油系统组成。复合的构造幕事件形成了多种圈闭类型,其中伸展断块型和轻微褶皱穹窿型是其中最有潜力的类型。对已生油容量上的研究表明,除了西部边缘,充注条件不是油气藏形成的限定因素。

关 键 词:构造地层学 含油气系统 海地 巴伦 晚古生代 碳酸盐台地 隆升作用 晚中生代 

分 类 号:P53[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