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 处:《农村经济》2018年第6期80-86,共7页Rural Econom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网络型差序格局的‘关系人’经济行为一般均衡研究"(编号:15AJL004);欧盟"伊拉斯谟+"(Erasmus+)高等教育能力建设项目"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编号:585814-EPP-1-2017-1-EL-EPPKA2-CBHE-JP);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互联网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对策研究"(编号:17YJC790040);重庆市教委一般项目"精准扶贫视域下重庆市农业众筹模式的运行机制及绩效评估"(编号:17SKG156);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互联网金融的模式选择与运行机制研究"(编号:KJ1601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非正规金融在社会网络消费效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网络主要通过促进农户非正规金融的获得性,也即缓解农户面临的"流动性约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进一步地,在不同消费条件分布上,社会网络对不同收入农户消费存在明显的"组群效应",且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发育和成熟,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支撑作用将被不断削弱。研究结论将为新常态背景下,从社会网络视角建立健全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提供重要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