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42 [2]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五羊明珠支行,广东广州510000
出 处:《经济科学》2018年第3期102-115,共14页Economic Scienc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产专用性;声誉效应与农村互联性贷款自我履约的机理研究"(16AJY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策研究重点支持项目"农地确权的现实背景;政策目标及效果评价"(71742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农村,声誉固然可以促进信贷契约的自我实施,但其效果却随博弈期限的临近而趋于衰减。动态激励机制的引入,便显得必要。以个人而非小组为客户且贷款额随时间推移而递进的机制设计,使得互联性贷款可以通过克服声誉效应随时间而衰减的弱点并促进了契约的自我实施。但是,对此重要现象,并未有理论深究其内在作用机理,更鲜见来自于计量检验的经验证据。本文的数理模型和计量检验表明:通过纵向预期递增的收益和横向比较的相对收入两个渠道,使得互联性贷款在无需抵押品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于动态激励来增加声誉资本、强化声誉效应,促进互联性贷款的自我履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