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民族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开放性和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5

Discourse System of Chinese National Music Theory: Openness and Multiplici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民康[1] 

机构地区:[1]中央音乐学院

出  处:《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63-69,共7页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重大项目"中国专业音乐理论研究与应用未来发展"项目批准号:16JJD760001

摘  要:新世纪以来,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从文化自觉到学术自觉,已经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界和学术界朝野上下都在关注和议论的一件大事,中国音乐学界也不例外。涉及"中华乐派"的文化自觉与学术自觉两个概念范畴,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潜在地包含了"对象-主体"(含音乐事象与创作、表演、听众、研究者)的关系和前提,同时还涉及了文化体系建设(建构)主体和理论话语体系建构主体的"主体间性"以及彼此间具有的多重"对象语言-元语言"的互文性关系。而在文化体系建设(建构)与理论话语体系建构二者之间的关系上,前者事关文化对象、学术主旨和终极目标,后者事关学术思维、方法论范式和文本书写。从文章书写的类型看,前者主要涉及广义或狭义的音乐志(或音乐民族志)和音乐史层面;后者除了要关注前者所使用的方法论范式之外,还要涉及学科学、学术史等方面。因此,在已经从前者意义上提出有关"中国乐派"的宏阔、远大、精深的学术目标的同时,还应该从后者角度出发,对实施过程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有充分的认识和预期。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上,既应该带有思维、观念和学术理念上的战略远景规划,又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精密、细致地设置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战术布局、文本书写及其他分析手段。就此而言,当我们去集中地讨论主要涉及思维、方法、范式和文本书写的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时,有必要分别从纵向层次关系、横向平面关系和立体交叉关系等不同视角去关注中国民族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问题。While discussing Chinese music theory discourse involving thinking,method,paradigm and text writing,different perspectives,vertically,horizontally,or in a multileveled way,are necessary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discourse system.

关 键 词:民族音乐 音乐理论 话语体系 中华乐派 文化多样性 文化建构 文本书写 

分 类 号:J607[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