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邵伟华[1] 王娜 姚丽霞[1] 苑晓烨[1] 王素星[1] 李芳[1] 李绍冰[1]
机构地区:[1]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二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出 处:《广东医学》2018年第12期1877-1880,共4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河北省卫生计生委科研立项(编号:20180201)
摘 要:目的观察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晨峰血压的影响及机制,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及其靶器官损害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选取老年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高龄(≥80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低剂量组30例,高剂量组30例,3组均测定血钙、血清25(OH)D_3、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24 h动态血压,并计算晨峰血压(MBPS)数值。在3组原有降压治疗方案不变的情况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低剂量组给予骨化三醇(0.25μg,1次/d),高剂量组给予骨化三醇(0.25μg,2次/d),连续服用12周后比较服药前后血钙、血清25(OH)D_3、PRA、AngⅡ、ALD、诊室血压及晨峰血压的变化。结果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补充维生素D 12周后的血钙、血清25(OH)D_3较0周及同期对照组升高,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12周PRA、AngⅡ、ALD较0周及同期对照组降低,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上述指标降低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12周诊室SBP、24h SBP、MBPS均低于0周及同期对照组水平,其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的下降值较低剂量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充维生素D能够降低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小晨峰血压,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维生素D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有关。
分 类 号:R544.1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