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敏[1]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
出 处:《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5期99-103,共5页
基 金: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研人文2017023)
摘 要:印度逻辑作为世界三大逻辑起源之一,其对整个学术界的影响毋庸置疑。从足目初作《正理经》,经过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人的发展,最后到以陈那、法称为代表的新因明的产生,印度逻辑自有其严密的体系。而《正理滴论》作为法称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之于整个逻辑学界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旨在梳理《正理滴论》文本源流,并分析《正理滴论》之逻辑结构,以期能够使其内在义理更好地传达于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