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明哲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哲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出 处:《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6期116-124,共9页Study and Practice
摘 要:现代性别理论以性别平等为基础,在一系列女权运动的基础上,获得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然而,随着女权运动目标的达成和性解放运动的深入,性别理论的内核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从两性平等变迁为性别建构。这次理论变迁并不是一次理论转型,而是一次理论分裂。两性平等论与性别建构论并非是新旧关系,而是竞争关系。它们分别服务着不同的群体,指向不同的目标。可是,学界对这一理论现象并不重视,且没有注意到其背后所特有的西方文化特征。当前,我国正处于引进西方理论并本土化的阶段,在历史和理论层面区分和剖析两性平等论与性别建构论的差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