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永志[1] 牟莉[1] 孙建武[1] 栾海霞[1] 刘荣凤[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29
出 处:《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年第11期1386-1389,共4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摘 要:目的了解普通人群对90种食物的不耐受情况。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56例体检者血清中90种食物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进行水平半定量检测。结果 256例体检者检测全部阴性者11例,检测阳性245例(95.7%),1~5种食物同时阳性最多。在日常食用的90种食物中,主要食物不耐受率依次为扇贝(73.82%),芝麻(52.34%),沙丁鱼(42.97%),蛤(39.45%),牡蛎(39.06%),鸡蛋(25.39%),蟹(21.09%),咖啡(18.36%),大麦(10.16%),杂色豌豆(9.38%),蔗糖(8.2%),青豆(8.59%),白软干酪(8.2%),虾(6.25%),烟草(5.47%),鳟鱼(5.47%),嫩豌豆(5.08%),大豆(4.69%),牛奶(4.3%),大米(4.3%),燕麦(3.91%),蘑菇(3.91%),欧芹(3.91%),球叶莴苣(3.52%),洋葱(3.52%),利马豆(3.13%),大马哈鱼(3.13%),桃(3.13%)。不同性别比较,鸡蛋、黑胡桃2种食物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比较,>50岁年龄组沙丁鱼、咖啡、大麦、青豆、烟草、嫩豌豆阳性率高于≤5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群中,某些食物具有较高阳性率。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个别食物存在差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