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出 处:《中国音乐》2018年第4期185-192,共8页Chinese Music
基 金:国家艺术学基金项目"湖湘传统音乐史研究"(项目编号:2016FD03360)阶段性成果;中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器;艺;乐’三元构成的地方音乐艺术风格研究--以湖南大筒的演奏技法为例"(项目编号:2016zzts19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大筒"类胡琴是流传于我国湘、川、赣、贵、粤(粤北)、桂、陕(陕南)等地的弓弦类乐器。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尚少。回顾湖南"大筒"类胡琴的已有研究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大筒"中立音"现象考察,区域音乐理论视域中湖南大筒音乐的历史阐述,湖南"大筒"类胡琴的形制、音色与演奏技法的相关论述。本文着重对已有的研究脉络进行梳理的同时认为:湖南"大筒"类胡琴的"中立音"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提琴传入湖南岳阳后的"变名或形变"并在追求地方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托、带、垫音、切把、气震音"等特殊的演奏技法和不同的风格流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