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石兴莲[1] 程华刚[2] 杨德琴[3] 王鹏[1]
机构地区:[1]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遵义563003 [2]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3 [3]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重庆401147
出 处:《护士进修杂志》2018年第15期1400-1403,1407,共5页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
基 金:贵州省科技厅项目(编号:[2013]7006号)
摘 要:目的探索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干预措施,为制订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防治策略及改善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在遵义市随机抽取2所幼儿园大班儿童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问卷调查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辅助刷牙行为、儿童刷牙行为等情况,以"知-信-行"(KAP)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为指导,对干预组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干预后6个月,再次问卷调查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与辅助孩子刷牙行为及儿童每日刷牙情况,并对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儿童刷牙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家长对"窝沟封闭、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六龄牙是萌出时间最早的恒磨牙,不会更换""龋齿可引起心、肾等全身疾病""刷牙可以有效去除牙菌斑""乳牙龋病对恒牙及恒牙列有影响"等口腔健康知识回答正确率明显提高,家长每日检查孩子刷牙效果及辅助孩子刷牙行为明显改善,儿童每日2次刷牙率增加,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家长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KAP理论,以《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能有效提高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改善其辅助刷牙行为,提高儿童每日2次刷牙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