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原微生物重症感染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宾[1] 王冠[1] 牛丙寅 陈东升 甄根深[1] 翁以炳[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101104

出  处:《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年第9期1077-1081,共5页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病原微生物重症感染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的变化。方法收集重症医学科有感染征象的患者95例。收集不同时间点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检测结果,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病原学检查显示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26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22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18例,嗜麦芽黄单胞菌感染7例,奇异变形杆菌感染10例,大肠埃希菌感染12例。各病原体的炎症因子水平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IL-6、TNF-α、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WBC均呈现上升和下降迅速的过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和TNF-α、PCT升高较快(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后6h),随后缓慢下降;IL-6、IL-8升高较慢(峰值出现在入院后48h),随后才缓慢下降;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各炎症因子水平则在入院早期即明显升高,但维持较高水平的时间较长,至48h才缓慢下降;嗜麦芽黄单胞菌感染患者IL-6、TNF-α、PCT、CRP表现类似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者,WBC的峰值则出现在入院时,而IL-8的升高较慢,直到入院后24h才达到最高值,此后缓慢下降。结论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后会产生相对特异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趋势,据此有助于临床早期判断感染微生物的种类,从而提高抗生素选择的正确率,以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关 键 词:感染 病原微生物 炎症因子 

分 类 号:R515[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