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颈交感神经节治疗颈源性心神经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勤建[1] 宋春华[2] 杨萍 

机构地区:[1]四川省仪陇县人民医院,63760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二院,150001

出  处:《黑龙江中医药》2018年第3期81-84,共4页Heilong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电针颈部交感神经节对颈源性心脏神经症(CN)的临床疗效,为此类患者提供一个新的绿色疗法。方法:选取由交感型颈椎病所致的心脏神经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交感神经节组),B组(常规针刺组),C组(药物组)三组,每组20例。A组主穴针对颈部交感神经节(双侧颈上神经节、双侧颈下神经节)针刺,两对主穴分别通电,予连续波治疗(频率2Hz),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配穴:心俞(双侧)、厥阴俞(双侧)、巨阙、膻中、神门(双侧)、内关(双侧)。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日1次,每周5日,连续治疗四周。B组主穴为颈夹脊穴(颈4—颈7),选取颈4与颈7夹脊穴通电。配穴及脉冲治疗仪连接方法均同A组。C组为药物组,谷维素片20mg日三次口服,连续服用20天。治疗前后均对三组患者进行中医症候积分表、HAMA量表、HAMD量表的评估。治疗结束后对三组的量表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三组中医症状积分经非参数检验,A组、B组、C组治疗前后相比,三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AC组间差异显著(P▲<0.01);AB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5)。BC组间疗效差异不显著(P▲=0.329>0.05)2.三组中医症候疗效经秩和检验,P<0.01,三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总有效率为95%,B组总有效率为80%,C组总有效率为55%,提示A组有效率最高,其次为B组。3.三组HAMA评分比较:经配对t检验,A组、B组、C组治疗前后相比,三组患者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AC组、BC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1);AB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1)。4.三组HAMD评分比较:经配对t检验,A组、B组、C组治疗前后相比,三组患者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AC组、BC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1);AB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1)。5、三组治疗前后HAMA减分率(T)比较:三组数据经秩�

关 键 词:电针 交感神经节 交感型颈椎病 心脏神经症 

分 类 号:R246[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