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贵州遵义563000 [2]遵义医学院医学检验系,贵州遵义563000 [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贵州遵义563000
出 处:《吉林医学》2018年第6期1065-1067,共3页Jili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中老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RT)患者的血像、骨髓象特点,对临床鉴别诊断两组疾病提供帮助。方法:对住院初诊ET患者与RT患者血像、骨髓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像检测白细胞参数中,ET患者的白细胞总数(WBC)、嗜碱性粒细胞(BASO)比例均高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参数中血小板数量(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全部四项参数ET组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患者组PLT数量≥800×10~9/L,占94.44%(34/36),RT组PLT集中在400~800×109/L,占97.89%(325/332);骨髓象检测ET组的有核细胞增生程度、粒系、红系细胞比例与R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核细胞数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组与RT组的血像、骨髓象检测结果部分参数存在明显差异,综合分析检测结果可以帮助临床鉴别诊断两组疾病,诊断ET的重要指标之一血小板数量建议国内采用≥800×109/L为标准。
关 键 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分 类 号:R558.3[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