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长明[1]
出 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3期63-65,共3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研究"(14AZD151);陕西省教育厅专项计划"陕西警察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和品牌战略研究"(17JK0953);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教改课题"刑事侦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研究"(YJJG1603)
摘 要:在我国,公民隐私权是公民享有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并且在国际上以及各国范围内都有相关的法律对公民的隐私权进行保护,在最大范围内保证人权。但是,在我国宪法却没有进一步明确公民的这一基本权利。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拼续发展,民主政治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推进。目前,政治和经济条件已经成熟,具备了确立公民隐私权的条件。尽管条件成熟,但是隐私权通过宪法进行保护,需要克服的障碍还有很多,这些障碍不仅仅是制度上存在的障碍,还包含法律、文化、思想认知、法学理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所以,要想把公民的隐私权引到宪法层次,首先需要克服这些困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