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可[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信息安全》2018年第6期100-102,共3页China Information Security
摘 要:"非法泄露"一直是公众对个人信息的最大担忧。在"徐玉玉案"的压力下,个人信息保护的重心始终放在如何治理黑色产业源头上。2017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发布,便是对这一关切的有力回应。但是,面对个人信息泄露这一网络时代的痼疾,仅依赖于刑事责任的追究远远不够,还必须为权益受损的普罗大众提供私力救济的渠道,从而实现对个人信息泄露的协同治理。鉴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当前个人信息的主要收集者和使用者,也是最主要的泄露源头,本文从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关系入手,着重探究个人信息泄露引致的民事责任与可行的救济之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