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正[1,2] Zhao Zheng
机构地区:[1]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呼和浩特010022 [2]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陕西咸阳712000
出 处:《中国棉花》2018年第6期1-5,9,共6页China Cotton
基 金: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CXJJB17008);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XSYK17053)
摘 要:民国初期陕西棉种退化,棉花产量极低。1931―1945年,陕西棉种经历了从脱字棉到斯字棉的2次棉种改良和推广,使陕西棉花产量提升60%以上,陕西棉花质冠全国,在抗日战争中为大后方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本文概述了这2次陕西棉种改良的历程、经验教训,同时分析了其意义——促进棉种改良中的科学试验和管理方法的制定和施行,使陕西棉花种植业实现了从传统棉业向近代棉业的转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