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文华[1]
机构地区:[1]广东培正学院
出 处:《福建法学》2018年第2期28-36,共9页
摘 要:我国部分学者认为法律渊源是法律的表现形式,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法律渊源是法官从中寻找裁判案件的规范依据的集合体。但这两种观点都陷入了法律就是法律渊源的逻辑困境。自然法学自古以来一直秉持应然法与实然法两分的理论进路,从应然视角审视与批判人定法。而社会法学与分析法学都坚守实证主义,所使用的是一元法律观的分析框架,因此,它们均不可能清晰界分法律与法律渊源。故此,面对法律与法律渊源混沌不清的理论困境,应当借鉴自然法学二元法律观的分析框架,界定法律、法律渊源与裁判规则,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破解我国法律渊源概念的理论难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6.1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