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伟杰[1] 肖远平[1] 

机构地区:[1]贵州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19-123,共5页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BMZ049);贵州民族大学引进人才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构建贵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XRY028)

摘  要:数字化保护是实现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保护的重要方式。近年来贵州在少数民族非遗数字化保护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然其数字化进程尚处于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初级阶段,不仅存在着网站建设滞后、建设主体分散等问题,也面临着非遗的地域性、民族性等难题,因此要制定非遗数字化的专项发展规划,启动"贵州非遗记忆工程",大力引进并研发数字化保护新技术,集合多方力量共享共建少数民族非遗数据库,将非遗数字化建设与贵州城乡文化建设相结合。

关 键 词:贵州 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忆工程 

分 类 号:G124[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