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化酶P450、雌激素受体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肌层界面及病灶上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建婷[1] 张生枝 杨春林[1] 傅云雀[1] 

机构地区:[1]余姚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浙江余姚315400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18年第15期3529-3532,共4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基  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2010A22)

摘  要: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雌激素受体(ER)在子宫腺肌病(ADS)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MI)及病灶上的表达及意义,为药物治疗ADS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集2012年10月-2014年6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因ADS(排除合并有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56例作为观察组(A组),其中增殖期子宫内膜(增殖期)26例,分泌期子宫内膜(分泌期)30例;同期因子宫肌瘤(排除合并腺肌瘤或黏膜下肌瘤)行子宫全切术66例作为对照组(B组),其中增殖期38例,分泌期28例;另因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或有卵巢肿瘤而无内分泌功能疾病行子宫全切术36例作为对照组(C组),其中增殖期19例,分泌期17例。两两比较增殖期、分泌期,芳香化酶P450、ER在ADS EMI和病灶或肌瘤病灶及正常子宫肌层上的表达水平,各组内比较增殖期、分泌期表达有无差异。结果增殖期A组与各组比较,芳香化酶P450在EMI和病灶上均有强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分泌期A组与C组比较,芳香化酶P450在EMI和病灶上均有强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与B组比较EMI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灶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殖期A组与各组比较,ER在EMI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中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期A组与两对照组比较,ER在EMI和病灶上均有强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MI及病灶中芳香化酶P450、ER在A组组中无周期性生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随着生理周期发生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芳香化酶P450、ER在观察组中EMI上的强表达,且无周期性变化是ADS的发病基础,阻断该合成酶以便治疗ADS。

关 键 词:芳香化酶P450 雌激素受体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肌层界面 

分 类 号:R711[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