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式对宜香优2115产量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刚 罗德强[2] 陈光莉 何松 

机构地区:[1]贵州省正安县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正安563400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

出  处:《农技服务》2018年第2期38-39,共2页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基  金: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专项资金项目"水稻旱育丢秧高产栽培生理特性研究与应用"[黔农科院专项(2014)013];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氮肥高效利用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调控技术途径"[黔科合(2018)2342];贵州省农科院自主创新项目"水稻种质创新及高效育种与栽培技术体系研究"[黔农科科院自主创新科研专项字(2014)019]

摘  要:为探索不同种植方式对宜香优2115生长特性的影响,采用厢式丢秧和传统手插2种种植方式,对比宜香优2115的产量及其构成、茎蘖数变化、干物质量。结果表明:采用厢式丢秧种植方式可以提高宜香优2115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中主要提高了亩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大;在移栽后可以促进秧苗提早分蘖,群体干物质量在前期差异不大,从移栽后25天开始差异明显;有效穗数比传统手插高8.4%,实际产量为605.4公斤/亩,比传统手插方式高10.8%。厢式丢秧可以实现水稻高产轻简化栽培。

关 键 词:厢式丢秧 手插秧 产量 干物质 

分 类 号:S51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