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阻滞与腰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手术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钱驭涛[1] 种皓[1] 郑少强[1] 郗扬 郭源[1] 

机构地区:[1]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100035

出  处:《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年第7期841-845,共5页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摘  要:目的观察骶管阻滞与腰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矫形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小儿骨科行DDH矫形手术的患儿46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组(CB组)23例,使用0.25%的罗哌卡因1ml/kg;腰部硬膜外阻滞组(EB组)23例,使用0.2%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初始剂量为0.5ml/kg,术中镇痛追加剂量为0.25ml/kg,总剂量不超过1.7mg/kg。记录两组患儿罗哌卡因的用量,切皮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及术中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2、4、6、12、24、36、48小时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评分及术后首次觅求对乙酰氨基酚时间、哌替啶使用比例,睡眠障碍镇静评分标准(Ramsay)评分法评估术后12小时内镇静程度,记录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术后镇痛的满意程度。结果 CB组患儿罗哌卡因用量明显高于EB组[(16.9±3.9)ml vs(13.5±1.8)ml](P=0.001),两种阻滞方法均可提供满意的术中及术后镇痛,但CB组患儿术后12小时FLACC评分[(1.5±0.8)分vs(4.4±1.3)分]及24小时FLACC评分[(3.5±1.0)分vs(4.4±1.3)分](P=0.012)低于EB组患儿,术后首次觅求对乙酰氨基酚时间晚于EB组患儿[(18.4±4.1)小时vs(11.0±3.0)小时](P<0.01),两组患儿均未见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比例相近,而CB组患儿术后12小时内镇静评分高于EB组(P=0.010),CB组患儿家属对镇痛满意程度优于EB组(P=0.009)。结论在小儿髋部手术中采用骶管阻滞或腰部硬膜外阻滞均可提供满意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但是骶管阻滞可提供术后24小时有效镇痛,镇痛时间长于腰部硬膜外阻滞,更适用于DDH矫形手术。

关 键 词:儿科 髋脱位 矫形术 麻醉 脊柱 

分 类 号:R726.8[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