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2]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出 处:《内蒙古中医药》2018年第7期1-3,共3页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内蒙古自然基金(编号:2015MS08149)
摘 要:目的:收集以腹泻与便秘为主症的大肠息肉患者资料,记录其息肉内镜下的形态和病理组织学、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候等特征,并探讨分析大肠息肉发生及生物学特征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2016年10月~2017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消化科病房及门诊以慢性腹泻与便秘症状就诊,并全部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其中观察到肠息肉且均做病理检查的患者120例,对这些患者均进行Hp感染检测,并记录其年龄、性别、体重、中医证型、息肉病理类型、Hp感染,利用统计软件分析它们之间相关关系。结果:大肠息肉患者男性发病率(64%)大于女性发病率(36%);过重及肥胖患者占总比的41%;年龄>50岁的患者(75%),<50岁的患者(25%);其中以腹泻就诊者72例中,肝脾不调证9例(占12.5%)、脾肾阳虚证19例(占26.4%)、脾气虚弱证24例(占33.3%)、脾虚夹湿证20例(占27.8%);此外中医证型与西医学病理类型间,经统计学统计分析X2=0.579,df=3,P=0.90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肠息肉的发生与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有关系,以腹泻为主的临床表现者中,脾气虚弱型患者更容易患有结肠息肉,中医证型与西医病理分型及感染Hp之间未有直接关系。提高对肠息肉的中西医认识,能对肠息肉进行早期防治,指导临床治疗。
分 类 号:R256.3[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