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土见金光-解读于勒的人性光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雷蕾 

机构地区:[1]西华师范大学

出  处:《四川教育》2018年第08X期45-45,共1页

摘  要:程红兵老师在《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中,对人物的解读让人印象深刻。他将诺瑟夫与菲利普夫妇对叔叔于勒的态度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升入到人性的对比,得出结论:“孩子是纯真的,大人是世故的;孩子是诚实的,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善良的,大人是势力的;孩子是慷慨的,大人是刻薄的”。同时他在课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何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孩子们的回答是:“表明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人们能像诺瑟夫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在学生回答之后,程老师随即下课。可是在我看来,这样的结尾还不足以回答程老师提出的问题。

关 键 词:人性 解读 《我的叔叔于勒》 菲利普夫妇 孩子 老师 程红兵 善良 

分 类 号:G63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