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2]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3]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出 处:《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83-88,共6页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当代中国地下传播现状及对策研究"(13YJA860025)
摘 要:报刊通常被人们喻为"喉舌",这体现了人们对报刊应有的立场、观点、态度与看法。不同时代报刊"喉舌论"也有不同的本质与内涵。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报刊"喉舌论"是对新闻活动本质的揭示,任何新闻活动都会成为特定阶级、党派或集团的喉舌,无产阶级报刊无疑是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不同时期,由于革命形势、目标与任务的不同,报刊"喉舌论"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要求。在"喉舌论"提出的较长一段时期内,它侧重于作为舆论宣传工具,优先于新闻信息的告知功能,而是将政治动员功能和其他功能摆在首位。随着党的报刊实践的逐渐丰富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党的报刊从党组织的"喉舌"发展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近现代的报刊活动家、政论家以及改良派所说的报刊具有"耳目喉舌"的社会功用,在精神内核方面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喉舌论"是一脉相承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