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习刚[1]
出 处:《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1-5,共5页Journal of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摘 要:《全唐诗》中涉及玉门关名称诗约有136篇,其中唐人玉门关诗至少有109篇,作者达74人。从唐人玉门关诗来看,"玉门关"称名有"玉门关""玉门""玉关""玉塞""关"等,"玉关"一名最为流行,其次是"玉塞",二者有逐步取代"玉门关""玉门"之称的趋势,一定程度上也是唐代"玉关情"意境形成与盛行的印证。《全唐诗》玉门关有一定的地域性,军防性弱,最主要的特征则是它的泛指性或者说象征性、符号性。这种泛指性包括唐诗玉门关的地理位置的笼统性、唐诗玉门关的边关边塞的泛称性、唐诗玉门关的边区与内地分界的标志性、唐诗玉门关的情感寄托(玉关情)的广泛性等四大方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