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天水[1]
机构地区:[1]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
出 处:《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51-57,共7页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刑法修正的理论模型与制度实践研究"(16ZDA061)第四子课题"刑法修正视野下的刑法改革与制度实践研究"
摘 要:单位受贿罪主体问题主要表现为:主体范围不明、因主体公私属性不同存在差别对待。解决这两个问题,需从单位意志、利益归属、是否需财产独立、主体公私属性四方面合理解释:其一,因二元说兼采决策程序和全体成员意思联络分析单位意志形成过程,具有合理性。其二,针对利益归属,可建立比例惩罚规则以明确本罪与受贿罪界限。其三,成立单位受贿罪不以财产独立作为充分条件,既反映出刑事立法严格区分法人犯罪和单位犯罪精神,也是解读《纪要》《答复》及犯罪客体的必然结果。其四,讨论本罪主体属性时,混合模式下的公私齐备说较为合理,即在自然人犯罪后规定非国有单位受贿行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0.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