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力学指导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个体化机械通气策略  被引量:1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解立新[1] 王颖[1] 

机构地区:[1]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100086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2018年第34期2703-2705,共3页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摘  要:随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理生理学认知的逐渐深入,为了纠正严重低氧、促进萎陷肺泡复张,危重症领域专家先后提出肺开放、肺保护性通气、俯卧位通气等的观点,临床应用却不断提出质疑,按照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实施通气策略不仅部分患者不能获益,往往会产生相反的结果甚至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这是因为人工气道的建立和正压通气本身在有效改善通气和部分换气功能的同时,因其与人体生理状态下负压呼吸相违背,其必然会因过高的正压水平对肺泡产生损伤、甚至导致肺泡破裂出现纵隔气肿、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即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VILI)。

关 键 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策略 呼吸力学 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 严重并发症 个体 肺保护性通气 肺泡破裂 

分 类 号:R563.8[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