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长贵[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95-101,共7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2016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代民国河南生态环境变迁及其社会应对研究"(项目编号:2016BLS003);国家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明清中原士绅与地方社会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1BZS033)
摘 要:以永乐朝和嘉靖朝为界,明代矿业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洪武时期,适应休养生息、重本抑末的需要,明政府对矿业发展以限制为主,在前期更是厉行矿禁。永乐以降,明政府因时制宜,对矿冶时允时禁、态度矛盾。嘉靖以降,随着财政趋于紧张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明神宗贪心膨胀与明末社会危机的加深,矿禁逐渐松弛。明代矿业政策随社会形势变化不断调整,总体上矿禁日渐松弛,最终近乎消失。明代矿业政策的演变以确保明统治者的利益最大化为旨归,呈现出显明的阶段性、功利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种变动深深地影响着各地的矿冶活动和百姓生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还影响到明王朝的命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