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miR-152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玲玲[1] 卢美红[1] 马欣玥 戚菁[2] 鞠少卿[1] 王旭东[1]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江苏南通226001 [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外科综合实验室,江苏南通226001

出  处:《临床检验杂志》2018年第8期609-611,61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基  金:南通市科技项目(MS22015055)

摘  要:目的检测mi R-152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作为MM肿瘤标志物的潜在价值。方法以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相关疾病对照组,3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人对照组,40例初诊MM患者为MM组,提取各组血清RNA样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血清mi R-152的表达水平;PCR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ROC曲线分析其诊断MM的临床效能;Beckman Immage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MM组血清Ig A、Ig G和Ig M浓度;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mi R-152的表达水平与MM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MM组血清mi R-152的表达水平[1.40(0.90,2.24)]高于相关疾病对照组[1.07(0.60,1.63)]和健康人对照组[0.20(0.07,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424.50和85.50,P均<0.05);而MM患者治疗后[0.97(0.41,1.88)]较治疗前[1.66(1.15,2.42)]血清mi R-15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U=63.00,P=0.027);基因测序结果证实其为成熟mi R-152序列;血清mi R-152诊断M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79(95%CI:0.70~0.87,P<0.05),当cut-off值为0.62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0%、56.67%;血清mi R-152的表达与MM患者总体生存率有关(HR=4.36,95%CI:1.23~15.43,P=0.022);mi R-152的相对表达量与Ig A、Ig G和Ig M浓度总和呈正相关(r=0.39,P=0.012),而与Ig A、Ig G或Ig M浓度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30,-0.005和-0.18,P均>0.05)。结论血清mi R-152在M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会作为MM的鉴别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

关 键 词:多发性骨髓瘤 微小RNA-152 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 类 号:R446[医药卫生—诊断学] R733.3[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