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增文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2]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院,武汉430072
出 处:《江淮论坛》2018年第5期117-125,共9页Jiang-huai Tribun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保障权益与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研究”(16JJD840008);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整合策略和路径研究”(15SHB001)
摘 要:中国目前的城镇化仍是延续1978年以来"摊饼"式的模式进行,然而,真正的城镇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非农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活动的过程。因此,城镇化不等同于城市规模的"摊饼"式的扩张和大量农业人口的非理性化涌入,而是一个各相关政策组合配套跟进的"理性"城镇化转向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城镇居民"对其社会资本和身份的认同是中国健康城镇化之路畅通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CHIPS数据并结合经验分析模型得出的结果显示:就业岗位的可及性、收入水平、土地禀赋、住房状况及机会成本能显著性地影响到流动动向和意愿,而同工同酬、政策和社会歧视、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及医疗卫生等组合配套跟进因素显著性地影响到其流动和定居行为,这对于中国健康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8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