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莉[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宗教社会学》2013年第1期44-62,共19页Sociology of Relig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批准号:11CSH002);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高校自由探索项目(HEUCF2010130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将世俗化理论置于现代性的语境中加以考察,通过回顾经典世俗化的理论逻辑,宗教经济模式对世俗化理论的批判,以及新世俗化理论对经典世俗化的修正与超越,尝试从经典世俗化理论的出发点而非通常的预测性结论上,凸显世俗化理论的双向建构过程,即现代社会的理性化和分化对宗教的建构,以及宗教的发展变化对现代性的建构。如果说世俗化是现代性和现代社会分化的过程和结果,那么多维度的、去制度化的新世俗化则是对现代性及其后果的反思。如果说世俗化关注的是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宗教所发生的变化,即分化、私人化和衰退,那么新世俗化则关注从早期现代性到晚期现代性(高现代性,后现代性)转变过程中宗教所发生的变化,即去分化、去私人化和繁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